精選文章

陪伴性創傷倖存者系列┃ 成為創傷知情者,陪伴創傷經歷的親友走向復原之路

如何陪伴性創傷的倖存者走過傷痛?本文將提供三項陪伴的方法

 

 

你大概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你想陪他度過,但他出現許多行為時常讓你感到挫折不已,像是他突然對你大發脾氣,或你只是想親近他、拍了肩,他卻突然攻擊你。出去吃飯時他常心不在焉、恍神、沒有表情。面對一些人他會不顧自己地迎合對方,或反覆跟會傷害他的伴侶交往、做具有危險性的行為或有自傷的傾向。

 

你常告訴他要想開一點、趕快忘記痛苦、向前看,他不僅沒改善,還時常推開你、說你不懂他,你感到挫折,有時覺得委屈,明明不是你傷害他,何以他對你如此憤怒?你同時疑惑他到底有什麼問題?他的行為怎麼如此有破壞性、難以親近,而作為陪伴者的你該如何因應?

 

上述種種難以理解的行為都是倖存者在經歷受創後的正常反應。倘若你是陪伴經歷創傷的親友,陪伴對方復原的路很艱辛,但你可以先學習了解創傷反應並開始學習因應之道,以減輕陪伴時的受挫感。

 

什麼是心理創傷?受創者的大腦被創傷改變!

 

戰爭、災難、家暴、性侵害、目睹家暴、父母長期衝突或經歷情感忽視等都是常見形成創傷的事件。當重大威脅出現時,人正常的反應是啟動身體的能量系統,「攻擊」眼前的對象,或是準備「逃跑」以遠離危險;但當威脅過大,人感覺自己不可能戰鬥成功,也逃脫不了時,人的身心會自動進入到「凍結-癱瘓」狀態,在當下會無法動彈、解離,這是生存本能,大腦藉由強制關閉自己身心所有感覺來減緩傷害發生時所導致的強烈痛苦,一旦人在面對壓力時曾經進入到「凍結-癱瘓狀態」時,將導致身心創傷反應。常見症狀如下:

 

  • 創傷經驗再體驗:透過做惡夢,或在白天不由自主的回憶起創傷事件,像是突然侵入腦海般,讓人再度感受到當時受創、恐懼與無助感。
  • 過度警覺:身心因受到創傷事件的影響,影響了腦神經的迴路,使人持續處在警戒、隨時要應對危險的狀態,這使人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甚至會有自我傷害行為。
  • 逃避及麻木:像會避免回憶或接觸到可能引發當時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或是對於創傷事件有缺失完整記憶、感到麻木的傾向。
  •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經歷創傷後,對於原有的世界觀出現了負向的轉變,像是過度責怪自我或他人、失去自我價值感、對他人失去信任與安全感、覺得這世界不可能安全,或持續感到憂鬱、無望等。

 

當創傷事件發生,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將被改變,倖存者的情緒腦將會挾持理性腦,不僅難以用理性評估來感知當下,無時無刻地處在「戰或逃」的反應中,感覺這世界、他人不可信、不安全,自己無力掌控很多事情,且危險隨時會現身,我要想盡辦法抵禦與攻擊,因而出現許多情緒失控的反應。再者,倖存者也會錯誤地將安全覺知成危險, 所以就算他們此刻已經進入安全的環境、接觸值得信任的人,但他們仍受困在「受創的神經系統」、感覺危機尚未結束,隨時要因應威脅,這些反應常是自動化、難以控制的,也會讓身邊陪伴者感到相當挫敗、無助。

 

所以知悉何謂創傷反應,並且知道如何回應,以建構一個安全、能回應倖存者需求的環境,是倖存者從創傷復原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基礎。

 

陪伴性創傷倖存者的三個方法:建立安全感、回到當下、尋求專業資源

 

作為照顧者或陪伴者的你在陪伴他的過程,你可以這樣做:

  1. 建立安全感、自主性:陪他聊聊,他想怎麼做讓自己好過一些?像是待在哪裡、跟誰在一起會感到安全?想運用什麼方式讓自己穩定身心?受創感受如果突然浮現,他可以怎麼幫忙自己?也建構穩定生活架構,例如固定時間吃飯、睡眠、運動或瑜珈來建立對身體與生活的自控感。
  2. 感覺定位、回到當下:若他在當下突然有回到創傷經驗、有恍神或是感覺害怕等情緒時,你可以在當下告訴他:你現在看著我,我是誰?請看看周遭,你看到什麼?請他看著你,邀請他與你一同做深呼吸、吐氣,讓他當下的情緒從陷入創傷回憶的恐懼、焦慮或極端的無力感中回到身心適度激發的狀態。
  3. 鼓勵他可以運用自己的步調或方式來處理創傷對自己的影響,而尋求專業人士,例如身心科醫生或心理師也是一種選擇。作為陪伴者的你也可以一同尋求醫生或心理師在陪伴上的具體建議。

 

創傷無法在孤立的環境下復原,如果倖存者能被仁慈、願意理解的人一次次接住他的痛苦、看懂他受創後需要讓自己感到安全、保護自己的努力,並且陪伴他連結復原過程所需要的資源,這將對受創者而言是很重要的禮物。

 

本文初稿刊登處: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https://www.ilshb.gov.tw/index.php?catid=14&fieldid=6&cid=114&id=2612&action=view

圖片來源:Pexels

👉預約「希望種子創傷復原中心」諮詢

👉廖梓鈴諮商心理師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