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允許失落悲傷,重新喚起與自己的連結

“又來到這個港口 沒有原因的拘留
我的心乘著斑駁的輕舟 尋找失落的沙洲”

 

——徐佳瑩《失落沙洲》

 

「啊,我不要再想了,不要再哭了,身邊的人也叫我不要難過,趕快好起來。」

「脆弱的自己好沒用,他也是想要我堅強的吧,我埋首在工作就沒事了。」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要承受這些痛苦?」

「到了每年分開的時候,心好像就開始霧濛濛的甚至開始下起雨來。」

「怎麼就是逃不過呢?過去的生活中好像都有他存在的身影…」

 

這些,似乎都是我們面對失落經驗時可能會有的內在掙扎與外在壓力。

 

Weenolsen(1988)將失落定義為:「任何事情,無論大或小,破壞了生活及自我的某些方面,即為失落。」

 

面對失落的經驗,不論是預期或是非預期,生命的逝去、關係的分離、一直以來的求而不可得…這些種種讓我們經驗到與具有重要意義人事物「被剝奪」的感受,心彷彿空缺了一塊,從此像那失落的沙洲企盼著被想念所填滿。

 

好多時候我們被環境急速地推著走到要「變好」的那一端,彷彿這才是一切的最佳解。

 

然而,面對生命中的失落,其實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容納與承接的心理空間,讓這些相應而來的悲傷及伴隨而來的憤怒、罪惡感、絕望感…甚至是不斷在這些情緒感受之間擺盪的歷程都能夠被允許存在。

 

面對情緒浪潮的來襲,也許你會想,如果我每天沈浸在這些感受中是要怎麼因應生活中的挑戰呢?甚至,我們也會同時不斷被環境用各種方式提醒自己要用最快的速度好起來。然而,當我們去抑制這些情緒的流動,往往可能變成一股反作用力,將我們生活中其他的感受性也一併帶走了,生活中的滋味開始不再那麼清晰,甚至變得有些麻木,你開始懷疑、厭惡自己,然而,這一切都與我們失去了與自己的連結有關。

 

你可能會說,那怎麼辦呢?首先,面對這些失落,我們需要先允許哀悼的歷程能夠自然發生,容許自己開始感受悲傷,讓這些撕心裂肺的痛苦有機會被聆聽。同時我們也能夠讓身邊的他人能夠知道自己的需要是能夠被好好地理解與傾聽,而非過多的建議。

 

走出失落的四個歷程:允許用自己的速度,慢慢地走

 

以下為大家整理出哀悼的四個歷程:

 

  1. 逐漸接受失落的事實

    面對失落所帶來的劇烈衝擊,我們一下子失去重心,原本投注的情感瞬間被掏空,甚至失去一部分的自己,此時的我們需要一些「允許」,幫助自己去經驗以及接受這個事實以及引發的種種感受。

 

  1. 經驗悲傷的痛苦

生活中的步調以及所面臨的許多角色責任,經常讓我們無法好好地悲傷,給予自己一份「溫柔」,安排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光,讓那些悲傷有機會被梳理與釋放。我們能夠透過書寫、藝術的方式來敘說,讓這些傷痛得以緩緩代謝。

 

  1. 適應這份存在已不在生活中

也許過去已經非常習慣這份存在或是關係與自己的生活相互陪伴,重新建構新的生活型態以及新的自己,需要一些「耐心」悉心的澆灌。

 

  1. 在新的生活型態中找到與這份存在的連結

那些曾經的美好都是真實的,也許是找到一個「安放」的位置,讓這些成為未來新生活的滋養;同時也能夠透過一些儀式告別、紀念這份深刻的連結與某一部份的自己。

     

      這些哀悼歷程沒有一個絕對的時程表,每個人、每份存在、每段關係都具有獨特性,當我們被那些熟悉的場景、聲音、氣味所喚起那埋藏在心中的故事而漾起漣漪,或許是心中那份企盼重新與自己產生連結的召喚。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諮商: 范芷榕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